孙口镇(Sun Kou Zhen) 孙口镇连续七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暨民营经济”先进乡镇,连续十年被台前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先进乡镇,先后荣获河南”六好先进党委“、“濮阳市基层先进党委”,先后被河南省经贸委、电信局命名为电话乡,被濮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文明乡镇、濮阳市乡镇企业示范区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因镇政府驻地是远近有名的孙口码头村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6°25.5′14.5″~116° 51′00″,北纬36°40′89″~36°80′00″。地处台前县城中南部,东与打渔陈接址,南与山东省梁山县赵堌堆隔河相望,西南、西与马楼乡后方乡为邻,北接县城。人民政府驻地孙口村,电话区号0393,邮政编码457607,西距濮阳市9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330公里。 政区沿革 夏、商属兖州之域,春秋分属齐、鲁、卫、晋4国。隋代分属济州(后改济北郡)寿张县、范县、东阿县。民国初年分属东临道寿张县、东阿县和曹濮道范县。1928年,分属山东省寿张县、东阿县、范县。1936年,分属山东第六专属寿张县、东阿县、范县。1940年分属鲁西行署运西专署寿张县、范县,运东专署东阿县。1941年,分属冀鲁豫行署二专署(后改称九专署,1942年改八专署)寿张县、张秋县、范县。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先后分属二专属,寿张县、张秋县、范县;九专属寿张县、范县。1949年8月,分属平原省聊城专区寿张县,濮阳专区范县。1952年,分属山东省聊城专区寿张县、范县。1956年,属寿张县。1958年3月,寿张县撤区并乡,共划为17个乡,其中城关区南部、和后方、侯庙、清水河、马楼、孙口、打渔陈、夹河、张书安乡现属台前县。同年12月15日,撤销阳谷县建制,其辖区以东阿县刘集、徐屯2公社并入寿张县,时寿张县为18个人民公社。1961年7月1日恢复阳谷县制后,其辖区同撤县前,刘集、徐屯2公社回归东阿县。寿张县将原来8个公社划为18个,即:台前、后方、侯庙、徐岭、清水河、马楼、孙口、打渔陈、张书安、夹河、王营、张秋、十五里元、朱坊、四棚、仓上、李台、金斗营。其中台前、后方、侯庙、徐岭、清水河、马楼、孙口、打渔陈、张书安、夹河10个公社现属台前县。 1964年9月寿张县撤销,城关区中部、南部改为台前区。后方、侯庙、马楼、打渔陈、夹河区划归范县。孙口属台前区。同年8月,撤销区建制,台前境内5个区改为5个人民公社,孙口属台前公社。1976年11月,拆侯庙公社东部,台前公社西南部设后方公社,拆台前公社南部,打渔陈公社西南部设孙口公社。1964年4月,撤销寿张县,金堤以南地区(今台前县境)并入范县,划属河南省,隶安阳地区。1976年成立孙口公社。1978年12月成立台前县,辖孙口公社。1983年9月撤销安阳地区,建立濮阳市,辖台前县孙口公社。1984年1月,公社改乡建制,孙口公社改为孙口乡。2011年12月撤乡改镇,孙口乡成为孙口镇,仍属台前县。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孙口、孙码头、代那里、王黑、刘桥、北张、古贤桥、司那里、东白岭、曹家、西白岭、张塘坊、张堌堆、刘奎斋东、刘奎斋西、前满、白拉仝、李明天、屈岭 、曹岭、高那里、西关路、南孟、乔坊、东关路、郭庄、西街、前街、后街、等2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人口3.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00人,城镇化率22.55%。另有流动人口4700人。总人口中,男性1.80万人,占48.92%,女性1.88万人,占51.08%;14岁以下5880人,占16%;15~64岁2.03万人,占55.14%,65岁以上1.06万人,占28.86%。总人口中汉族为主,达3.68万人,占100%。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4千米,总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境内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略为西高东底,南高北底,地面高程,坡度为1/5000~1/9000,海拔在39米~49米之间。 气候 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级分明。春季多风回温快,夏季炎热气温高,秋季潮湿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13.3℃,年季变化不大,最高为14.2℃(1994年),最低为12.4℃(1969年),37年间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9℃(1960年6月21日),年极端最底气温为-20.8℃(1971年12月27日),生长期年平均209天,无霜期80%的年份在200天以上。最长212天,最短17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4.2小时,年总辐射为123.04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5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562.5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1961年为944.7毫米,极端最少为330.9毫米(1978年)。 水文 属黄河流域,金堤河水系,有上游涝水注入。黄河年均经流量431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孙口站为15900立方米/秒(1958年)。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为煤。 自然灾害 因地处黄河下游,金堤河入黄河段,洪涝灾害及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旱害平均3年1次。有1959年—1994年的36年中,有35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年频率为97%,其中重干旱18年。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2.04万亩,其中黄河滩区1739亩。人均0.56亩,全部水浇地,113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农业总产值1.02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70万吨,人均464千克,其中小麦9258吨,玉米7775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6000吨,主要品种有茄子、辣椒等。 畜牧业以养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末生猪饲养量2897头,存栏量2897头,羊饲养量6217头,年存栏6217只,家禽年饲养量36.46万羽。 工业 以化工、制衣、面粉、羽绒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28.55亿万元,拥有工业企业60家,职工273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商业外贸 2011年末有商业网点430个,职工1075人,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724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720万元,比上年增长58.9%, 2011年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 400 万元,各项贷款金额 270 万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艺术中心一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5处,各类文化专业户6户,各类图书室15户,藏书20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5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14所,在校生2890人,专任教师1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一所,初中在校生560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99.6%。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 210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机构 1 个,门诊部(所) 29 个,有床位45张,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6 名,其中职业医师 6人,职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2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6万人次。29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2个,2%的村安装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3%。 广播电视 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220户.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 30户,人口36人,支出 6.91万元,月人均160元,医疗救助90人次,参加合作医疗1320人次,共支出3万余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88 户,人数1125人,支出9.72亿元,月人均72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2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45 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 35人。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助 3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98万人,参保率54 %。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京九铁路,郑吴101省级公路,聊前省级公路。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所一处。报纸、杂志累计期发刊2000分,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总容量4300门,固定电话用户2100户,电话普及72%,移动电话用户1.8万人,互联网用户2000户.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 2004年建成孙口镇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5班次,日均客量2400人次。 给排水 2006年建成孙口镇自来水供水站,有清水井5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量44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3000米。 供电 1974年台前县变电站在孙口镇建成。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全镇花坛6个,绿化面积1228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