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县区频道: 华龙区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濮阳县濮阳开发区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调查 馆藏珍品展厅 民国徽章展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科技研究
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功能规划方法研究
更新时间:2017-12-11

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功能规划方法研究

2017-08-30 10:02 中国档案 陈建东

    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主体,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作为科学安全管理和便捷高效利用国家档案资源的必备物质条件,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档案基础设施。

“十二五”以来,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专项规划,以此为契机,全国各地纷纷建设档案馆新馆。科学、合理规划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功能,承载和发挥国家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功能需要,实现档案安全精细管理和馆舍高效集约运行,发挥国家投资效益,体现档案建筑的文化性、公共性和艺术性,从物质基础上推动国家综合档案馆向保存社会记忆、服务社会公众的公共档案馆转变,则显得必要而迫切。2014年4月,云南省档案局立项“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功能规划方法研究”课题开展研究。2016年5月,课题通过了国家档案局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提出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功能规划方法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国家综合档案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科学规划的方法,有效丰富和延伸了档案建筑功能的内涵,提出的策略方法兼具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现实指导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该课题荣获2016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研究内容及成果

课题提出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应具备合理的功能性特征、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浓郁的文化性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指出了当前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存在的设计缺乏规范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缺乏地方特色等不足;分别从6大方面,即:(1)树立公共性理念是功能规划的基础、遵循规划原则是公共性功能规划的先导、落实规划原则是功能规划的关键等方面,(2)选址的安全性规划、建筑布局的安全性规划、建筑防护功能的安全性规划、档案库房环境安全性规划等方面,(3)建筑功能拓展的含义、拓展性功能规划的必要性、拓展性功能应与其社会服务功能相匹配、拓展性功能的体现、拓展性功能的规划原则等方面,(4)智能化建筑的缘起、发展现状、基本原则,档案馆建筑智能化的总体规划模型和基础层、感知控制设备层、应用系统、应用系统集成的建设要求等方面,(5)建筑要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和体现行业特色等方面,(6)建筑朝向、体型设计、建筑布局、围护结构、可再生资源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公共性、安全性、拓展性、特色性、智能性、节能性功能及其规划原则、实现途径,并形成以下成果:

1.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公共性功能是建设公共档案馆的需要

以公共空间完备性、公共空间合理布局、功能审查、公众参与4个原则和相对集中、以人为本、确保安全3个标准规划构建公共空间,有助于体现档案馆的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强化、拓展和延伸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档案馆从法理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向实际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转型。

2.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是确保档案安全的要求

在遵守选址安全性要求和规避原则的前提下,分别依照档案库区、对外服务区、业务和技术区域、办公区和附属用房的不同工作要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和功能设置,合理规划建筑区域和功能布局,设立相对隔离和独立的档案保管、利用、业务工作区域,科学划分档案和人员流线,同时注重消防、防雷、安全防范系统等安全设施配置和建设,有利于有效防范档案安全风险,实现档案的安全管理和馆舍的科学管理、集约运行。

3.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拓展性功能是保障档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源泉

本着前端控制、前瞻、开放、以人为本的原则,预留建筑空间和区域,通过建筑特色化、智能化、展示化、休闲化等措施,可以及时调整档案工作区域,丰富档案服务内容和方式,不断拓展档案馆保管、正能量展示、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文化休闲、档案信息发布等功能,推动建设反映时代精神和特点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档案馆。

4.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智能化功能是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

遵循安全性、开放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采用“面向功能”的方法,综合规划档案馆建筑功能,科学选择、建设布线网络和通信、监控、消防、安保、管理等各项智能系统和系统集成,能够提高建筑及其相关设施的整体使用效能以及档案的安全精细管控水平,促进发挥国家综合档案馆永久保管社会记忆、维护凭证和社会信用、提供信息及社会教育的功能。

5.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特色性功能是档案文化属性的反映

融合建筑、美学、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学科知识,通过建筑朝向、建筑形式、外观色彩、材料技术等途径,在建筑造型、外观设计、形态结构、色彩搭配、空间布局上凸显历史厚重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历史传统和地域民族特色,展现和传播地域民族文化,反映档案行业的历史艺术趣味追求和行业特色,引发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认知、认同,促进公共档案馆功能的发挥。

6.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节能性功能是档案工作适应时代要求的选择

通过运用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和环保技术,合理规划外部环境、建筑朝向、功能布局,采取科学设计建筑体型、利用植物调节温湿度、处理围护结构、配备设施设备、利用可再生资源、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减少空调依赖等措施,将有效减少档案馆建筑的能源消耗,推动建设低碳绿色档案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点

课题基于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兼顾档案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建筑、材料、历史、民族、美学、智能、网络、环保等学科知识,首次提出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应具备拓展性、特色性、智能性和节能性等功能需求;首次提出了实现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公共性、安全性、拓展性、特色性、智能性和节能性功能的原则、方法及途径;首次界定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拓展性功能的含义及展现途径;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智能化功能的构成及方向;首次从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全面阐述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实现行业工作特点和彰显文化属性特色的方法和要求;首次从建设低碳绿色档案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对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的节能需求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

推广应用

课题研究成果现已应用于云南省已开建的97个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97个建设项目均按照人员和档案管理流线,合理划分了档案馆建筑的档案管理、利用服务、业务工作和办公区域;提前规划和建设了档案基础设施设备,特别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场所、技术设备和网络布线;前瞻性规划预留了满足未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场所和功能。这些档案馆已经或即将建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和现代艺术品位,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管理精细、服务高效、运行集约的现代化公共档案馆。课题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档案馆的科学建设、高效管理和集约运行水平,对全国档案馆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友情链接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